2022年7月11日,“沿海滩涂盐沼植被动力地貌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组委托第三方非营利性质学术团体-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在南京组织专家对项目“沿海滩涂盐沼植被动力地貌演变机制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陆永军教授级高工、浙江省海洋科学院陈全振研究员、河海大学王义刚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梁丙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汪亚平教授、南京大学高建华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王爱军研究员、河海大学程旭华教授组成了评价专家组,陆永军教授级高工担任专家组组长。项目组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龚伊主持。
会上,项目负责人分别就项目背景、主要成果、创新技术、技术增量及应用效益等向与会专家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与评议,形成评价意见:1.项目组提供评价资料齐全,符合评价要求。2.该项目面向海岸侵蚀防护和“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了以“丰富滩涂本底数据-阐明滩涂演变机制-创新生态修复方法”为主线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① 针对沿海淤泥质滩涂长时序、多参数同步观测数据缺乏等难题,构建了沿海滩涂大范围、高精度、多参数、空天地一体化观测技术体系,获取了长三角典型滩涂近10年时空连续观测数据;② 针对盐沼植被和地貌演化耦合机理不明晰等挑战,耦合了水-沙-植被-地貌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影响盐沼演变的关键生物-物理因子互馈机制,首次提出了平衡态判别理论,发展了生物动力地貌模拟技术;③ 针对盐沼植被定植内在机理不明的问题和适宜性生境选择困难的挑战,提出了基于“机会窗口”、“力量平衡”等理论的盐沼自然修复技术。3.该项目融合了海岸工程、海洋地质和生态学基础理论,推动了学科交叉,创新了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引领了盐沼植被动力地貌学方向,为我国海岸侵蚀防护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三角沿海典型滩涂生态保护与修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建议项目成果名称改为“沿海滩涂生物动力地貌演变机制及盐沼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对本项目出具了关键技术成果评价证书。